方創琳、馬海濤等在Nature旗下期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發表中國城鄉人居環境論文
伴隨著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人居環境問題受到世界矚目,成為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重要目標;也得到我國政府和學者的廣泛關注。人居環境既是一種客觀現實存在,也是人與地交互作用的結果,最終為人所用。盡管學術界已對我國人居環境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但缺少從城鄉融合及主客觀對比角度進行的綜合評價?;诖?,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方創琳研究員團隊,構建了面向城鄉人居環境的綜合評估框架,從客觀角度對全國31個省區近20年的城鄉人居環境進行了綜合評價,從主觀角度對2020年全國各地居民對人居環境公眾滿意度進行了50多萬份問卷的調查評估,進而對各地人居環境的主客觀評價結果進行深入對比分析。
研究表明,近20年來,中國城鄉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高,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呈顯著下降趨勢;全國人居環境主觀評價總體處于“滿意”水平,居民職業、年齡、學歷、居住地等屬性差異顯著;城鄉人居環境綜合評價的客觀評價與主觀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但不同維度存在顯著差異。研究認為應對全國人居環境進行長期調查和評價,以便為城鄉人居環境改善和優化提供科學指導。本文的主要創新之處,在于從主觀滿意度和客觀評價相結合的角度評價各地人居環境發展狀況,為各地能夠建設人民更加滿意的人居環境提供參考。
研究成果發表在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上,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方創琳研究員為第一作者,馬海濤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城鄉融合發展”(編號42121001)等資助。
論文信息:Fang, C.*, Ma, H.*, Bao, C. Wang, Z., Li, G., Sun, S., Fan, Y. Urban–rural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Humanit Soc Sci Commun 9, 395 (2022).
論文源:https://doi.org/10.1057/s41599-022-01417-9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是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社會科學的子刊,致力于出版人文科學、社會與行為科學所有領域的高水平研究,具有重要影響力。
(圖1 中國城鄉人居環境定量評估與公眾滿意度評價的關系類型)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