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恒星課題組研究成果支撐DDE國際大科學計劃UNESCO開放論壇
2022年11月9日,“深時數字地球(DDE)”開放科學論壇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巴黎總部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系統展示了DDE國際大科學計劃建立以來的主要成果,宣布了DDE數字化公共基礎設施Deep-time.org第一版全球發布,標志著DDE已經得到UNESCO等多個國際組織的廣泛認可,形成了多層面、全方位的國際合作局面。
DDE由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于2019年初建立,是IUGS的首個國際大科學計劃。DDE旨在聚合全球地學大數據,構建數據驅動的地球科學發現,實現地學研究與產業應用的范式革命。
“非洲六張圖(地質、地貌、水、熱、震、災)” 是本次DDE巴黎論壇的亮點展示內容,相關工作受到DDE執委會主席王成善院士、周成虎院士、成秋明院士、王堅院士等的高度重視。蘭恒星研究員組織課題組科研力量迅速行動,進行了非洲地區地質災害的數據收集整理與風險分析工作,建立了更新、更完備的非洲地質災害數據集,完成了非洲地質災害易發性評估分析與制圖。相關成果在DDE的專業制圖平臺GlobalLayer上線,并作為亮點內容之一在DDE巴黎論壇上向參會嘉賓展示,受到了UNESCO助理總干事的特別關注,得到了王成善院士的充分肯定。
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IAEG)是IUGS的成員之一,于2021年正式成為DDE的創始成員。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積極響應IAEG加入DDE的決定。在彭建兵院士的指導下,IEAG秘書長伍法權教授、副主席唐輝明教授等召集相關領域國內科研人員,成立了DDE工程地質與環境中國學科組,由唐輝明教授擔任組長,蘭恒星研究員擔任執行組長,將繼續組織人員開展相關工作全力支持DDE國際大科學計劃。
DDE巴黎開放科學論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非洲地質災害編目與易發性制圖成果
非洲地質災害編目與易發性制圖成果在DDE巴黎開放科學論壇亮點展示
附件下載: